2014-12-31

如果學校必修英雄聯盟 - 教育遊戲化的反思

其實在高中以前,我都不怎麼喜歡上學,總覺得學校枯燥乏味,每天都花好多時間在做各種重複的練習,沒什麼成就感,還不如裝病在家裡打電動比較有趣,在三國時代統一天下(三國志系列),設計戰術打敗敵軍(紅色警戒、星海爭霸、世紀帝國),或是單純刷刷怪打打寶(暗黑破壞神)。高中以後開始我才比較喜歡去學校,但這又是另外一則故事了。

於是我開始思考,如果有一個科目就叫做英雄聯盟,學期分數來自於你這季英雄聯盟的階級牌位的話,學生又會怎麼看?我認為這個假設與最近正夯的「教育遊戲化」有些類似而可借鏡之處,希望能給教育遊戲化的執行者一些啟發。

學校必修英雄聯盟,是否會讓大家都覺得學校比較有趣?答案是否定的。有在玩遊戲的人都知道,遊戲千百種,每個人喜歡的類型都不一樣,要找到同好其實相當困難。就算是玩家人數前幾高的遊戲,也未必會讓每個人喜歡。就像學校的科目一樣,有人比較喜歡英文,有些人比較喜歡數學,當然也有人會不喜歡英雄聯盟,怎麼玩都很挫折,萬年銅學,也無心練習,最後不及格被當掉。所以說,當在執行教育遊戲化時,依然要因材施教,但今天要做的是滿足不同類型玩家的需求,不能只有設計單單只有一兩個面向的「遊戲」,就期望所有的學生都會覺得有趣而增強學習動機,一個失敗的遊戲化設計,可能只會讓學生更挫折。

學校必修英雄聯盟,跟不上進度,比不上別人的同學真的就會努力練習嗎?答案是否定的。打不贏別人而放棄競爭類型的遊戲的人絕非少數,因此我認為就算英文、數學被包裝成遊戲,也只是把考試不會寫的挫折感轉換成玩不好的挫折感。這挫折感依然存在,依然會有學生不喜歡這個科目。我不認為今天以遊戲的型態出現,趕不上進度的同學就會比較認真。

英雄聯盟的階級,銅牌(銅學)大概就是快要不及格了吧!

如果習題就是要拿成就頭像,原本懶得練習的同學就會因此努力拿頭像嗎?也許還是不會。打電動卡關而放棄的人恐怕比努力不懈拿到所有成就的人多上百倍。從教育遊戲化的角度來看,如果今天直接把習題變成了一個遊戲,可以拿成就,最難的題目真的就會有更多人寫嗎?也許會因為介面比較漂亮、比較有變化而引來興趣,但是如果想要藉此引起解題的動機(遊戲化的本質),就要好好想一想發成就跟頭像到底跟「好寶寶印章」有什麼不同了。同理,如果想要用「排行榜」來激起同學努力的動機,就要想想這樣做,跟把成績單貼在布告欄又有什麼不同了。

乍聽之下,你可能會覺得我對教育遊戲化很悲觀。身為一個遊戲玩家兼一個業餘的教育者,其實我還是相當樂觀,但只是教育遊戲化仍在起步中,目前常見的作法是把教育的內容包裝成遊戲(就像數學課本放漫畫一樣!),嚴格說來與遊戲化的精神:「利用遊戲設計與機制來引發人們達成目標的動機」還有一段差距,但我認為只要再好好琢磨,未來一定能達到目標的。

ps. 七年級的還記得數學課本上的漫畫嗎?我猜當時有人也認為,大家都這麼沈迷漫畫,也許在課本上畫漫畫,學生就會沈迷課本了,或至少勾起學習的興趣。至少在我身上而言,這似乎還滿失敗的,我都看完漫畫就翻到下一課了,而且最後都只記得笑話。也許更理想的方式是把課本「漫畫化」,利用漫畫圖像傳達資訊的方式的優勢來讓學習內容更容易吸收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